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首页   政策文件   服务项目  专题  互动   知识更新   证书查询   考试中心
热点

专业技术人员..

事关职业技能..
1. 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2.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
3.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
4. 职称外语未被列入2017年度专技..
5.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名称
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
7. 《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方案》..
8. 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的区别
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
10. 事关职业技能培训,这些支持别错过..
推荐
1. 瞄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闻出版职..
2. 事关职业技能培训,这些支持别错过..
3. 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4. 《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方案》..
5. 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6.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
7.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
8. 职称外语未被列入2017年度专技..
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
10. 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的区别
培训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培训项目 > 列表 
瞄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闻出版职业教育实践变革
发布时间:6/9/2023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网络编辑:admin(管理员)  浏览次数:1104

瞄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闻出版职业教育实践变革

2023.06.08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新闻出版类职业院校主动拥抱社会产业的变革,高标准、高质量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办学实践中。通过创新贯通培养模式、信息化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职前职后教育并举、产教深度融合等诸多维度,积极顺应行业产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闻出版人才。

创新贯通培养模式,构建现代新闻出版职业教育体系

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此,新闻出版职业教育一体化设计了5-6年的长学制贯通培养。相比3年中职、2-3年高等职业教育等短周期的培养,长学制贯通模式能更好地为行业产业输送紧缺而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例如,对标《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教育适时调整办学定位,精准对接上海“四个品牌”建设,依托新闻出版产业在上海的优势,在专业的转型、融合、创新、发展中不断地实时调整,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中高职贯通的专业方面,上海新闻出版的中职、高职学校同属于一个职教集团,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设计和职教资源共享。

新闻出版职业院校的贯通专业与新闻出版产业布局是紧密联系的,其中,中职专业、高职(本科)专业应具有相同的专业方向,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和师资管理等方面,均可以实施一体化设计。这样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能让新闻出版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不再只是物理上的技能教学的叠加(如,3+2、3+3学制等),而有别于传统的中职、高职贯通模式,更能满足行业人才的需求。

紧扣信息化数字化,赋能专业建设与课程技术转型升级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经营的通知》,强调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解决发行企业长期存在的经营模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各出版企业积极开展网上书店建设,推广“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并拓展物流渠道,将企业的图书数字化,积极投入数字出版、有声书的资源开发。

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更应根据当前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推动课程专业向数字化转型,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方向。还要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智能化系统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数字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创生了更加个性化、灵活性强的学习环境。数字技术也为教育评估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新闻出版职业教育应不断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借助数字技术开发,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样化、实用性强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虚拟实验室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以及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效果和职业竞争力。

职前职后教育并举,产教深度融合打造职业育人新生态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是服务全民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的权利。随着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级各类紧缺人才,解决重点人群就业和鼓励创新创业。

随着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手段的出现和采用,会不断出现新的岗位,原有岗位也出现了新的要求,这需要劳动者在行业之间的转移,而转移人员必然需要接受相应的转岗、转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再是技术和技能的简单叠加,履行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的职能,倒逼新闻出版职业教育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确保社会培训的教育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相匹配,并能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导向的培训。

如,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培训的主要基地,年培训量10000人次。学校开发的“新闻出版知识在线”平台,是国内领先的可以为行业进行职后培养、继续教育的2家平台之一。作为上海市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学校参与制定平版制版员、平版印刷员两个工种(每个工种5个等级)的评价,2022年完成了近200人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打造职业院校双证体系,健全了行业评价。

随着职前职后教育的发展,需要新闻出版职业教育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能级。如,广东新闻出版技师学院技术专业实施“前校后厂”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江苏新闻出版学校,坚持“跨界、融合、转型、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和“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理念,与知名公司深度合作,走产教“双元”育人之路;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全国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单位的重要平台,打造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府等多方联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新生态,学校还主动对接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和新闻出版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确立了“一轴两翼式”发展新模式,即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一轴”,同时伸展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上海分中心)的职后教育和上海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质量检测服务(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之“两翼”,积极对接国家级园区、上海文化品牌、行业龙头企业、世界顶级赛事,打造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人才接续培养的高地。

依托高水平技能大赛,提高职教内涵、助推“技能强国”

高水平的技能大赛,展示了职业教育在全国、全球的水准。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的承办,也是各地发挥职教特色、发挥职业学校作用的重要时刻。

新闻出版类职业院校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承办行业技能大赛,把技能大赛标准与学校专业课程标准对接,推动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此外,通过比赛,学校还收获了技能人才培训经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世赛、国赛、行业大赛的契机,新闻出版职业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提升内涵建设。上海新闻出版职业院校积极依托高技能人才基地和上海市公共开放实训中心,培育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世赛、国赛选手,广泛宣传“技能强国”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引领长三角新闻出版类职业院校以赛促教、以训促学,高质量发展。

推动职教国际化,服务行业产业“走出去”的全球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单向引进借鉴”走向“双向共建共享”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基于此,新闻出版职业教育积极推动国际化全球战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满足重点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服务的需求,推进职业院校在教学、技术、科研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此外,还引进和输出大批优质的课程与师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职业教育国际化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育人标准的国际化。为“培养出具有国际眼光、全球思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开展国际化育人标准的探索。二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交流、教师培训、师资的引进与输出等系列项目,提升教师的国际教育教学能力。三是专业课程的国际化。以国际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并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有影响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了对一些重要的职业(工种)技能标准和资格证书的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四是学生交流的国际化。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学校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和办学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以及职业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海纳百川”之胸襟、具备国际迁移工作能力。

让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成为“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的教育,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对标行业产业发展趋势,深化职教改革,促进新闻出版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的无缝对接。我们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闻出版职业教育将紧随行业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作者系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





上一条:事关职业技能培训,这些支持别错过!

京ICP备 :17071443号
版权所有: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
邮 箱:mohrss6@126.com

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由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依法备案运营网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正式登记备案号:京ICP备1707144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mohrss6@126.com。

关注网站官方微信

京ICP备 :17071443号
版权所有: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

>京ICP备17071443号